跳舞的磷虾

温迪·劳尔森7 二月 2025

追逐、探索、拥抱、弯曲、推动。这些信息可能太多了,但这就是磷虾伙伴的方式。

2011 年,澳大利亚南极司的研究人员使用位于南大洋海面 500 米以下的深海摄像机记录了这一行为,随后他们制作了这种特殊“舞蹈”的动画演示

磷虾可以从成年个体变成幼年个体,它们可以在饥饿的环境中存活超过200天,利用自己的身体蛋白质而不是蜕皮来减小体型。

它们是鲸鱼、海豹和企鹅的重要食物来源,并且由于它们的外骨骼和粪便沉入海底,因此有助于在深海水域中封存碳。

它们面临着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的威胁,思克莱德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研究人员本周宣布了一项从太空监测其种群的新项目

最近,通过识别与使磷虾变红的色素相关的信号,人们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据估计,南大洋中游动(和交配)的磷虾数量可能高达 5 亿吨。这大约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牛或所有人类的生物量。

因此,它们封存碳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么大,上个月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的粪便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会在到达海底之前降解。

澳大利亚南极司的研究人员使用海底着陆器,通过摄像机和向上观测的回声测深仪监测磷虾的每日迁徙模式。他们发现,磷虾的垂直迁徙在冬季更为明显,因为冬季可输出的碳较少。他们还发现,一年中迁徙的磷虾种群不超过 25%,而且数量随季节变化。

他们表示,这意味着碳输出效率可能被高估了约 200%。不过,研究人员也承认,蜕皮和死亡率等其他因素意味着需要进行更多观察和全年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情况。

本周,《海洋技术新闻》报道了一项旨在帮助长期海底科学研究的进展。SubC Imaging 宣布推出增强型自主延时摄影系统,该系统还具有休眠模式,可节省电池电量,实现数月甚至数年的连续运行。

该摄像系统可与落地帧、着陆器、带诱饵的远程水下视频系统和 AUV 等装置集成,使其适合探索更多自然界的海底生态,甚至更多的“舞蹈”。